(資料圖)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1日訊 今天上午,市南區發布惠企服務15條新政,按照該政策,市南區即刻啟動經濟發展政策兌現,于3月底前首批獎勵資金兌現到位,讓企業切實享受政策紅利。發放總額3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加快消費復蘇。設立總規模不低于1億元的企業信貸應急周轉金,支持受疫情影響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
即刻啟動經濟發展政策兌現。擴大“免申即享”范圍,優化實施“不見面剛性兌付”,開展“線上申報”,于3月底前首批獎勵資金兌現到位,讓企業切實享受政策紅利。
促進消費加快回暖。聯合各大商超、企業,充分開放老街里場景,組織開展“新春購物季”、“慶新春文旅惠民消費月”“逛街里節”等系列消費促進活動,面向全區餐飲、零售、汽車、文化、旅游、住宿等購物消費場景發放總額3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鼓勵旅行社開發新春旅游服務產品,幫助旅行社與區內各旅游、消費企業開展對接合作,共同促進旅游市場加快回暖。
支持企業外擺及促銷活動。支持企業開展室外主題展、特色展銷等多種形式的促消費活動,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在指定時間段依法依規開展臨時外擺,允許利用自有場地依法依規開展線下宣傳推廣和促銷活動。鼓勵倡導轄區內文化、旅游、體育、娛樂、住宿企業開展預售、預購等激發“未來消費”活動,開展汽車、家電、家居產品以舊換新、換綠色、換時尚消費促進活動。對企業開展的促消費活動進行廣泛宣傳推介,對特色店、特色商品、特色活動進行線上直播推介。
強化金融幫扶。設立總規模不低于1億元的企業信貸應急周轉金,支持受疫情影響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引導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適當延長貸款期限,用好無還本續貸、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對符合續貸條件的企業,做到應續盡續。指導金融機構加大普惠小微信貸支持力度,做到各類手續費應免盡免、應減盡減。
開展海外“搶訂單”系列商務活動。組織企業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參加各類展銷會、交易會等活動,引導外經貿企業赴RCEP成員國開展商務活動,鼓勵企業開拓市場。
開展企業賦能行動。聯動商協會、聯盟、高校、社會專業化機構等資源,線上線下舉辦私董會、供需交流會、項目路演、銀企交流會等活動,幫助企業找融資、找訂單、拓銷路、促合作。搭建供需信息交流平臺,為企業提供市場信息推廣、需求信息發布、企業產品展示等企業發展需求服務。
強化助企穩崗。鼓勵開展產業鏈上下游行業企業“線上”招聘會,緩解企業用工需求。鼓勵企業春節期間營業,支持員工節后加快返崗復工,加強與勞務輸出地的對接和協作,提供“點對點、一站式”返崗復工服務,協助意向企業發布東西協作崗位信息,做好崗位儲備工作。根據省、市統一部署,開展失業保險穩崗返還。
維護企業和員工權益。防范和化解拖欠民營中小企業賬款,嚴格執行《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對收到的相關問題線索按照規定及時核查、限期辦理,加強排查、建立臺賬,集中化解、嚴防新增。支持引導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困難企業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延期支付,幫助企業減輕資金周轉壓力。依法依規嚴懲惡意欠薪行為。
加強民生供應保障。健全完善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預案,及時高效應對疫情帶來的市場波動,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不斷檔、不脫銷。精心組織春節期間的蔬菜儲備及市場投放工作,確保滿足節日需求和應急調用需求。
加強企業生產保障。強化產業鏈供應鏈保障,支持企業做好原材料、零部件儲備和產品適度備庫工作,提前應對市場形勢變化和疫情防控需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強化水電氣熱保障,督促供電、供水、供氣、供熱、通信等部門全面排查轄區內相關設施及管道線路狀況,及時排除各類隱患,確保企業節前節后生產不斷檔、隨時可開工。
開辟疫情防控綠色通道。指導展會、宴會、企業年會、觀影等活動的疫情防控,開通綠色通道,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常態活動的影響。暢通企業防疫物資采購渠道,豐富醫療物資供給類型,支持企業加強解熱鎮痛藥、口罩、抗原試劑、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儲備,保障企業正常經營需求。
實施重大項目“專業化指導幫辦”服務機制和“一線工作法”。區領導頂格包聯、全過程跟蹤服務省、市、區重點項目,全方位加強重大投資項目規劃、用地、用海、環評等前期工作要素保障,全力助推項目高效建設。
加強企業包聯走訪。開展“企業大走訪、服務大提升”行動,區級領導、行業部門、街道辦事處全區聯動、全覆蓋包聯企業,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嚴格實施“135”企業訴求全閉環處置機制,高效解決企業訴求,切實幫助企業穩經營、促發展。
深化“暖南”政務服務。全面推行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暖南”審批服務團隊提供全方位幫辦代辦服務。
開通法律咨詢熱線。組織惠企法律服務團隊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解答因疫情造成的合同履行、勞資關系等法律問題。
據悉,15條政策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關鍵詞: 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