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速干面料成百上千,花樣繁多。怎么選擇一款合適自己需求的速干衣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相關資料圖)

記住選購速干衣的四個準則:1、面料結構;2、設計;3、版型裁剪;4、用途。

一、面料結構

所有的速干面料都為達到一個目的,迅速吸濕排汗,保持身體干爽,獲得舒適體感。但所有的面料的吸濕排汗都有閾值。舉個例子:把所有的面料放在水盆里完全浸濕,再套在身上,體感肯定是不舒適的。這就好比討論鋼鐵的好壞,有人說放在熔爐里照樣都會熔化一樣,不設定條件的對比沒有意義。

最近天天跑步,北京的天氣正是秋老虎,氣溫在30度以上,濕度也比較大。在天氣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每天跑步6-7公里,把手頭上的速干衣拿出來一一做個對比。

這里不扯品牌,只說面料更客觀。經常聽人說某某牌子的速干衣不錯,其實就是在不錯的面料上打了個LOGO而已。

測試對比的面料有小方格結構的Polartec Delta,針織面料,有三角或者小四方格微結構的面料,也有普通的化纖。來看幾張圖。

Arcteryx ether,Uglow top tank,這兩款的采用的細密的化纖面料一旦汗濕就會粘在身上,風冷+水冷,體感是很差的。

而Columbia&Montrail,TNF飛翔系列的這兩款面料帶有微結構的面料在汗濕體感和速干效果上要好于以上兩款。但仍然會粘在身上,只是面積較小。體感更舒適些。但衣服重量會比較輕。

而Millet的這款采用了Polartec Delta(老款)的速干衣,雖然上半身濕透,但不會有明顯的粘身感,體感上要優于以上幾款。速干效果也明顯好于鳥和uglow所采用的面料。

針織面料,則和Polartec很類似,汗濕后沒有明顯的糊在身上的粘身感。缺點嘛會比較沉。

那從面料體感和速干角度來講的話,針織面料和Polartec Delta 好于Columbia和TNF這類采用微結構的速干面料,而這兩者又好于沒有微結構的速干面料。但如果從重量上來講的話Columbia和TNF這類在體感和重量比較均衡的。

二、設計

速干衣的設計是為用途服務的,優秀的設計能夠明顯彌補面料的不足,提升穿著體感。


比如Compressport的半開拉鏈越野跑步衫,拉開拉鏈立馬緩解快爆缸和胸悶的體感。這在購買多種面料的拼接,效果如何,只能見仁見智了。

三、版型和裁剪

根據不同的運動類型,選擇不同的版型,例如越野跑或者馬拉松適合穿比較緊身的速干衣,一方面風阻小些,因為一方面減少磨乳頭的概率。

另外需要注意,接縫越少越好,最好是在肩膀或者腋下無接縫的速干衣,接縫也盡量選擇平針。減少摩擦點。而一體針織速干衣的接縫最少。

好的速干衣接縫應該是這樣的:

另外緊身速干衣的體感沒有太大的變化。

四、用途

根據不同的用途選用不同面料、裁剪、設計的速干衣。以上三點的差異都是為了不同的用途。

登山需要穿寬松的版型,并且耐刮耐磨。所以鳥的Ether適合這個場景。而Polartec Delta因為其面料的特殊性,和包身接觸時容易磨損起球也容易勾絲。

長距離越野跑這類運動,首先需要保證在大量出汗后仍能夠保持體溫,畢竟要經歷晝夜溫差,海拔小氣候的諸多變化。所以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體感,汗濕后務必不要產生風寒效應導致失溫。那么鳥和uglow這類面料就不太適合了。

以上是根據自己跑步習慣,順帶做了一些橫向對比測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