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的攝影愛好者都參加過一些線下或者線上的攝影修圖班,至少買過一些相關的書籍或者課程,其中都會針對人像、風光、人文等各種攝影類型講解一些經典的修圖案例。我們按照老師或者書中的講解一步一步的模仿,最終也能修出不錯的效果。
(資料圖)
但當面對一張不是案例的全新照片時,很多人還是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具體怎么修。假如你也遇到過這種問題,那就說明你沒有掌握一套一以貫之的修圖流程。
所謂修圖流程,是一種適用于大部分攝影后期的工作流程,無論是人像還是風光,都可以用這個方式來切入,而不是僅限于老師講解過的修圖案例。
案例是學不完的,每張照片的修圖方法都不同,在修圖上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所以你要掌握一套適用于大部分照片的修圖方法來以不變應萬變。
步驟一、明確主題
這一步是最關鍵的,通過對照片的分析來確定主題,后面的步驟都是為了強化這個主題的表達而存在。
步驟二、調整曝光
好多人一上來就先調色,這個是不妥的,要先調整曝光才行。如果你先調色,一旦曝光改變了色彩也會有一個聯動,之前調好的色也會有變動,等于做了個無用功。
另外有些照片的明暗反差特別大,比如下面這張。
這是我用iphone13 pro max拍攝的一張RAW照片,天空和建筑里的陰影反差太大,為了保留天空中的細節,畫面中的暗部就難免會曝光不足了。
這種情況下也只能先調整曝光,把畫面的細節和色彩呈現出來,然后才能進行其他步驟的調整。
這是snapseed中的截圖,針對這張照片只需要在“RAW顯影”工具中通過增加曝光、降低高光和提升陰影就可以實現。如果是JPEG格式照片則需要通過snapseed中“調整圖片”這個工具了。
至于調整到什么程度,一個是可以參考修圖軟件中的直方圖,再有就是根據我們的視覺感受。點擊上圖左下角像手機信號的圖案就可以查看snapseed中的直方圖。
上面這套課程原本設定的是50節,現在已經更新到了181節。其中有不少的純免費章節,歡迎來試聽。
步驟三、調整色彩
調色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校對偏色的問題,再有就是加強主題表達。
不管是JPEG還是RAW格式,也不管是手機還是相機拍出的照片,其實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偏色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直出的照片才真實,其實大錯特錯。膠片相機同一張底片用不同的相紙洗出來的照片在色彩上都會有差異。數碼影像就更容易偏色了,白平衡很容易受環境影響而導致偏色。所以校對偏色是必不可少的。
步驟一中我就強調過,后面所有修圖步驟的目的都是為了加強照片的主題表達。比如一張美食照片,調成暖色看上去就會讓人感覺更有食欲。
關于色彩的調整snapseed中可以通過飽和度、白平衡和曲線這些工具。另外MIX也是我常用的手機修圖軟件,除了上述工具以外,還擁有色相/飽和度、色彩平衡、色調分離等專業的調色工具。
同樣,這套課程里也有不少的純免費章節,歡迎試聽。
步驟四、調整細節
以上的修圖步驟都是對照片進行的整體調整,而越是精美的修圖越是需要對照片局部進行單獨調整。
我之所以喜歡snapseed這款軟件,因為除了“局部”和“畫筆”外它還具備蒙版功能,通過蒙版可以讓軟件中絕大部分的工具實現對照片的局部調整。
下面兩張照片一張是調整后的,另一張是原圖,你可以做個對比。
步驟五、二次構圖
還是以snapseed這款軟件為例,其中“剪裁”、“旋轉”、“透視”和“展開”都屬于二次構圖的調整工具。
之所以把二次構圖放在后面,主要是針對一些新手,可以避免裁圖——修圖——再裁圖這樣的重復工作。當然,如果你經驗豐富也可以把二次構圖放在第二步。
當然了,我們盡量還是在前期構圖時更精準一些,畢竟裁切照片是有損畫質的。但有時候我們受限于拍攝的機位、拍攝的時間以及不配合的拍攝對象等因素,很難在前期搞定一切,這時候就只能通過二次構圖來彌補了。
步驟六、銳化和暗角
銳化這一步建議放在最后做,另外就是切記不要銳化過度,否則會降低畫質。
很多人喜歡給照片加一個暗角,snapseed中可以通過“暈影”工具來調整,但也不可太過夸張。軟件默認的“外部亮度”是-50,我一般會降到-20左右。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關于修圖的工作流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這里是【手機攝影手冊】,我是楊濤,歡迎您的關注、點贊和轉發支持。最后還要感謝我愛人對我的支持和陪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