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農村地區人員流動加大,為推進農村地區疫情平穩壓峰過峰,我市以縣域醫共體為載體,增強鎮街衛生院首診和轉診能力,發揮村衛生室健康監測作用,分類、分層、分級提供健康服務,科學高效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我市依托18個縣域醫共體,選派2928名專家及醫務人員下沉基層,形成城鄉聯動,讓農村群眾生病有“醫”靠。
東方·膠州醫院專家到鋪集鎮中心衛生院巡診。
近日,膠州市鋪集鎮中心衛生院每天收治住院患者約30人,其中大部分是伴有基礎病的老年發熱患者?!拔覀兪峭瑵髮W附屬東方醫院膠州醫院醫聯體單位,東方·膠州醫院專家會定期到我們衛生院巡診,針對患者病情給出個體化的治療建議。此外,專家們對衛生院的醫護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協助我們做好精準施策,提高治療效果。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我們會第一時間通過綠色通道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救治?!变伡傊行男l生院副院長王欣說,衛生院組建了30支家庭醫生團隊,迅速摸排轄區內65歲及以上合并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的情況,對于所有紅標和黃標重點人群,建立臺賬,結合送愛心藥包、脈氧夾或監測血氧等形式隨訪到位,對存在健康問題的群眾及時給予健康指導與就醫指導。
東方·膠州醫院專家到鋪集鎮中心衛生院巡診。
記者獲悉,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我市各區市充分加強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協同聯動。依托18個縣域醫共體,選派2928名專家及醫務人員下沉基層,形成城鄉聯動,讓農村群眾生病有“醫”靠。鎮街衛生院指導培訓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提供輸液治療、住院留觀、上下轉診等服務??h域龍頭醫院承擔重癥患者診治、基層醫院培訓和質控等;地市級樞紐醫院承擔危重癥患者救治、遠程會診指導、診治技術培訓等。
此外,基層政府、網格管理員、村(居)民委員會及家庭醫生團隊形成合力,持續完善更新重點人群身份及健康信息,在對紅黃標人員的隨訪基礎上,醫護人員對他們實施健康監測,對重癥患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轉診,早治療”。并將標記為紅色的重點人群姓名、電話、身份等信息推送給120急救中心和二級以上醫院,以確保重點人群在撥打電話求助時,120能準確識別信息,開辟搶救綠色通道。在前往二級以上醫院就診時,醫院能準確識別重點人群信息,開辟綠色通道及時安排治療,避免救治延誤。
“家里老人有些憋氣,需要吸氧,市區醫院床位又比較緊張,衛生室的大夫告訴我,現在北宅衛生院免費提供吸氧和灌氧服務,老人吸氧后感覺好多了,這個舉措太貼心了?!睄魃絽^北宅街道周哥莊社區居民王先生說。
提升農村地區救治能力,首先要提升防治能力。記者獲悉,目前,全市農村地區4006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按照標準完成11879個吸氧及血氧監測設備配置,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氧療服務。每個村衛生室配備2個以上指夾式血氧儀。全市涉農區市142家鎮街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根據服務人口及重點人群情況,完成氧療區設置和血氧監測設備配置,提供氧氣灌裝服務,同時每個單位配備20個以上指夾式血氧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