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月10日下午,安康市舉行政法工作新聞發布會,安康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就2022年安康市政法工作情況作以介紹,發布會由安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袁慶主持。

發布會指出,2022年,安康市政法戰線錨定創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和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目標,立足“全省走前列、全國爭一流”目標精心布局政法工作,圍繞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服務保障大局質效顯著提升,平安建設邁向更高水平,“九率一度”繼續保持全省領先位次,法治安康建設持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域反詐”工作經驗在全國交流,全省智慧矯正中心創建、信訪矛盾源頭治理多元化解、人民法庭工作現場會相繼在安康召開,為幸福安康建設營造了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在推進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安康各級政法單位聚焦主責主業,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以創新改革的精神擔當作為,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時代特征、安康特色、部門特點的政法品牌。

安康法院系統出臺《關于為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高質量審判工作護航高質量發展,全年受理案件45915件、結案44937件、結案率97.9%;全市法院案件平均審理時間29.85天,法定正常審限內結案率98%,兩項指標均位列全省第一。創新實施“雙向評查、異議反饋”和完善司法保護婦女兒童權益機制,基層法庭考評綜合改革成效顯著,全省人民法庭工作會議在安康召開,漢陰縣人民法院澗池法庭“3+3+N”工作模式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

安康檢察系統確定“4321”工作思路和“351”工作機制,“公益訴訟、生態檢察”品牌示范效應明顯,市檢察院連續10年獲得全市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八項工作在省級以上相關會議上交流發言,《創新“三多”模式以高質量檢察建議助力中心工作》入選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安康公安系統緊扣黨的二十大安全穩定目標,創新構建“1+9”疫情防控實戰機制,從嚴從快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立刑事案件2950起,同比下降15.3%,“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為群眾提供在線服務94.5萬件,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紫陽縣公安局等3個集體、平利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隊長付官軍等4人受到“國字號”表彰,“全民反詐”創新經驗被中央政法委推介,市公安局被授予“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漢濱分局西城派出所被命名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安康司法行政系統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創新矛盾糾紛化解“4321”工作模式,“三班法律服務”接待法律咨詢12789人次、辦理法律援助3262件、公證5813件、司法鑒定2316件,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5446場次,創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3個,建成法治教育示范基地15個、法治廣場50個、法治公園12個,市司法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保持“六連優”,被人社部、司法部授予“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吳寧

關鍵詞: 政法工作 人民法庭 司法行政 工作模式 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