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木雕是一門非常古老的藝術,經過歷史的長河,代代傳承了下來。一件精致的木雕工藝品,呈現的不僅是藝術,更是木雕工藝師的一種精神與思想的境界。那么作為安康人,你對傳統木雕工藝有多少了解呢?

近日,記者走進漢濱區縣河鎮牛嶺村,見到了從事手工木雕20余年的手藝人汪仁偉,了解他和木雕之間的故事。


(資料圖)

據了解,汪仁偉的爺爺、父親都是根雕藝人,這也使得他從小耳濡目染對根雕產生了深深的喜愛?!按蟾旁谖沂q左右,爺爺和父親經常拿著木頭給我雕刻很多玩具,那時候雖然我對雕刻啥也不懂,也學著他們拿著刻刀在木頭上刻?!蓖羧蕚セ貞浧鹦r候說道。

后來,父親看出了汪仁偉在木雕方面比較感興趣,于是便打算教他學木雕。經過日復一日多方面學習,18歲的汪仁偉在木雕方面展現出驚人的天賦——獨立雕刻完成《八仙過?!?。

談及此事,汪仁偉表示,自己至今完成的作品大大小小加起來有兩千多件,最滿意的代表作就是《八仙過?!?。汪仁偉繼續說道:“雖然這件作品在現在看來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對于那時候18歲的自己來說這件《八仙過?!肥亲屪约簣猿帜镜袷止に囎呦氯サ膭恿??!?/p>

如今,從事木雕這門手工藝已有20余年,汪仁偉憑借自己多年的雕刻經驗,其精湛的技藝和優美的刀法,加上他一直堅持“不斷學習、不斷深造”,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木雕技藝,在他巧而精、妙而細的雕刻下,一塊看似普通的木頭具有了多變的形態和精妙的造型,從而變得有“靈魂”,成為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他雕刻出來的作品除了被安康本地賓館、酒店及私人收藏外,很多北京上海的木雕愛好者也慕名而來。

“才開始做這個木雕的時候,大多人都不理解。同村人都覺得我做雕刻沒出息,長大了連媳婦都娶不到,刻這個木頭疙瘩有啥用呢?”汪仁偉笑著繼續說道,經過這么多年的創作,事實證明我堅持的是對的,木雕給我生活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快樂,帶來了陽光,給予了我一種精神力量。在我看來創作一件好的根雕作品除了需要一定的時間,還要用心的去琢磨。

擁有精湛的雕刻技藝,汪仁偉很是低調,沒有選擇去大城市,而是毅然選擇留在家鄉,辦起了自己的雕刻藝術工作坊。在保障能掙錢養家的情況下,他想讓更多人了解木雕工藝非遺這一方面。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能靜下心來做手工木雕的藝人越來越少,“手藝人”變成“守藝人”這對于只有40歲的汪仁偉來說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他平靜地堅守著,二十年如一日守住他摯愛的木雕手工藝,讓這技藝在一件件精美作品中得到傳承與發展。

當下,如何傳承和普及這門傳統手工技藝?

“在傳統雕刻非遺方面,我認為應該更好的保護原有的藝術風格,發揚傳統文化精神,鼓勵下一代能了解、學習到傳統雕刻的藝術魅力,展現出當地的人文生活,我也經常通過抖音分享作品,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門傳統手工藝?!蓖羧蕚ニ伎贾f道。

在當前機械化成批量生產成為工藝制品行業常態的形勢下,傳統手工雕刻學習的人越來越少了。汪仁偉因熱愛一直堅持手工制作,并且將此作為一輩子的事業來做。通過一件件精美絕倫的作品,將精雕細琢的“匠人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汪仁偉表示,如果有人愿意學習木雕技藝,他愿傾囊相授,為木雕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李晨晨

關鍵詞: 八仙過海 木雕工藝 雕刻藝術 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