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年伊始,泛地產行業從追逐微光,到曙光向行。樂居財經推出2023年首個策劃《曙光》,挖掘地產、家居和物業標志性企業的韌性故事,尋找中國泛地產行業向上的力量。專題》》
文/樂居財經魏薇房慧
(相關資料圖)
“2022年是房地產行業異常艱難的一年,卻是綠城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苯?,在綠城中國2022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張亞東如是說。
這一年,綠城中國及早研判行業發展趨勢,積極主動優結構、多措并舉強發展?;厥自倏?,這在行業大幅下行的背景下既是必然之舉,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據克而瑞數據,2022年百強房企的銷售額平均下降幅度達40%。而綠城中國總合同銷售金額約3003億元,同比下降14.42%,遠低于行業平均降幅,實現了行業地位提升,在克而瑞的年度銷售榜單中,位列第4名,同比提升3個位次。
即便如此,綠城中國也在為未來做準備。在總結表彰大會結束次日,綠城即召開了2023年經營計劃工作會議,部署新一年的工作內容。
張亞東,郭佳峰攜公司高級管理層吹響了“強力去化增收節支難點突破能力精進”的行動集結號,號召綠城人“只爭朝夕抓開局”。
爭春更搶春!待到冰雪消融、市場復蘇之際,只有做好了充分準備,才能迅速出擊,搶占先機。
儲糧備金
面臨行業前所未有的“寒氣”,備好“糧食”和“棉衣”才能安全過冬。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房企普遍面臨資金壓力,不少房企不得不主動減少拿地甚至是停止拿地,綠城卻積極“囤糧”,保證有米下炊。2022年,綠城中國整體的投資策略為聚焦式拿地,不發散投資,在好中選優,在熟悉的城市投資。
據克而瑞數據統計,截至12月底,綠城中國全年共新增可售面積280萬平方米,新增貨值1036億元,主要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寧波等核心城市的優質板塊,從區域分布看,聚焦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重點鞏固了在浙江和北京的市場地位。
近日的經營計劃工作會議上,綠城中國還確定了投資將繼續強化“收斂聚焦”的原則,踐行狙擊式投資理念,要做一成一,確保高兌現、零失誤。此外,還要去贅肉、強肌肉,錨定難銷項目、難銷貨值、難點問題,多措并舉推動存量去化。
在保證一定投資強度的同時,綠城中國的財務面依然保持著穩健,融資渠道也較為通暢。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底,綠城中國賬面銀行存款及現金632.21億元,現金短債比為2.3倍,凈資產負債率較2021年末提升19.5個百分點至71.5%,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1.8%。
期內,綠城中國在境內完成了總額達到175.78億元的債券公開發行,較2021年同期增長41.1%;在境外融資方面,綠城中國發行了4億美元的綠色債券和1.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境外永續債全部還清。期末,綠城中國的總借貸加權平均成本由2021年末的4.6%進一步下降至4.5%。
下半年,在融資回暖的大環境下,綠城中國搶抓良機“備金”。自11月24日以來,綠城中國先后與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浙商銀行、興業銀行等14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獲得累計超4000億元綜合授信額度支持,行業排名前列。
在獲得銀行授信支持的同時,綠城中國也乘著“第二支箭”的東風,在11月底報送110億元儲架式中期票據注冊發行計劃,用于置換到期債券和項目開發建設。
勤練“內功”
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做精做透產品、不斷修煉內功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確定性”,而這也是企業能夠長久發展的基石。一直以來,產品力都是綠城的優勢。2022年,這一優勢被進一步放大。
立足于“最懂客戶、最懂產品”兩個戰略支點,綠城中國在2022年成立了客研委員會。這是綠城中國繼2020年搭建客研體系,2021年上線客研系統1.0之后的又一大動作。
好的產品,需要不斷迭代創新。這一年,綠城中國推出了“春知學堂”“如意盒子”“生活街角”等創新成果,已在項目落地并收獲好評。另歸家動線、餐廚優化、園區景觀、全屋收納、新青年畫像等專項課題已即將面世。
2022農歷新年過后,綠城中國開工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產品品質”作為首次集團大會的核心議題。2023經營計劃工作會議,再度明確要做到“產品引領,能力升級”。
客戶滿意度是“一號標準”,品質交付是綠城對客戶最重要的承諾,也是綠城最清晰的一條紅線。2023年,綠城中國項目交付進入高峰期,將繼續踐行對客戶品質交付的承諾。
而過去的一年,綠城中國全年總體交付涉及197個項目,超14萬套房源,交出了一份“零延遲+高品質”的高分交付答卷。
人勤春來早,站在新起點,綠城中國已做好歸零再出發的決心和準備。2023年干什么,怎么干?在同時面對諸多內外部挑戰的情況下,綠城中國將堅定的推動“由量到質”的經營轉型,堅定不移走“全品質、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
關鍵詞: 綠城春來早